【制藥網 市場分析】根據數據統計,2025年前三季度中藥企業凈利潤排在前面的10家企業包括云南白藥、白云山、華潤三九、吉林敖東、達仁堂、片仔癀、東阿阿膠、同仁堂、濟川藥業、以嶺藥業。
其中云南白藥2025年前三季度實現歸母凈利潤達到47.77億元,營業收入為306.5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0.41%、2.47%。從數據來看,云南白藥在營收和利潤上的穩健增長,充分證明了其在行業內的強大競爭力和市場地位。據悉,云南白藥聚焦制藥核心,優化業務結構,夯實工業板塊對收入利潤的貢獻比重,前三季度實現工業收入115.82億元,同比增長9.06億元,工業收入同比增速達8.48%。公司發展的確定性,還源自于創新驅動發展的戰略在不斷深化。前三季度,云南白藥研發費用為2.35億元,同比增長8.7%。在創新成果方面,云南白藥短期在研項目涉及二次開發中藥大品種16個,開展項目37個;中期推進創新中藥開發;長期聚焦核藥發展,INR101診斷核藥項目啟動III期臨床試驗,INR102治療核藥項目I期臨床試驗研究中心啟動。
白云山2025年前三季度實現歸母凈利潤33.10億元,營業收入616.0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78%、4.31%。據悉,今年以來,白云山全面提升全鏈條新藥研發綜合創新能力,進一步加大制藥技術、新藥研發、關鍵領域等方向投入力度,生物醫藥創新發展思路進一步明晰,新質化創新取得初步成效。當前母公司廣藥集團在研項目超200項,其中在研新藥項目數達22項,涵蓋惡性腫瘤、慢病管理、大呼吸、免疫系統等重大疾病領域,近日,公司旗下白云山制藥總廠自主研發的抗腫瘤新藥BYS10片進入關鍵注冊階段,如獲批上市,將成為我國頭款用于治療RET突變實體瘤國產創新藥,以產品差異化優勢滿足迫切的臨床需求。
華潤三九2025年前三季度實現歸母凈利潤為23.53億元,但同比下降20.51%;營收為219.86億元,同比增長11.38%,出現增收不增利的局面。分析指出,收入增長主要源于并表天士力,而歸母凈利潤下滑主因是呼吸品類表現疲軟。2025年上半年CHC業務營收同比下滑17.89%。該板塊以感冒呼吸、胃腸、皮膚、兒科等非處方藥為主,2021年和2022年營收占比均超六成。受呼吸系統疾病發病率下降影響,2025年上半年呼吸品類收入同比下降17.9%,占CHC板塊營收53.97%。
吉林敖東2025年前三季度實現歸母凈利潤22.6億元,同比增長81.70%。資料顯示,吉林敖東中藥產品包括中成藥、中 藥 配 方 顆 粒和中藥飲片,中藥為其主要收入來源。截至2025年上半年,吉林敖東已完成22個品種的營銷重塑,調整50余個產品的價格政策,重點推進安神補腦液、小兒柴桂退熱口服液、血府逐瘀口服液3個核心大品種銷售,含人參鹿茸成分的鹿胎顆粒、龜芪參口服液等重點品種表現突出。
達仁堂2025年前三季度實現歸母凈利潤21.52億元,同比大幅增長167.73%。據披露,在2025年上半年,達仁堂出售聯營公司天津中美史克制藥有限公司股權取得處置凈收益約13.08億元,計入歸母凈利潤。同時,2024年11月公司完成了天津中新藥業的股權變更,實現低毛利資產的剝離,今年不再確認其收入。從長期來看,這有助于公司聚焦中藥主業,進一步提升核心競爭力。另外,2025年,達仁堂推動“營銷創新、科研創新、提質增效、管理升級、組織變革、文化聚力”六方面主題工作,在品牌價值塑造、多元渠道建設等方面都已做出亮眼的成績。
片仔癀2025年前三季度歸母凈利潤為21.29億元。今年以來,為應對市場變化,片仔癀從品牌、渠道、研發及對外投資等多個方面加大投入,為后續經營回暖提供有力支撐。同時,天然牛黃價格正持續回落,每千克價格已從年初165萬元下降至145萬元,成本端有望進一步改善。值得一提的是,在研發創新方面,與三季報同步披露一則關于溫膽片Ⅲ期臨床試驗完成頭例受試者入組的公告。公告顯示,該產品為片仔癀公司研發的1.1類中藥創新藥,以輕、中度廣泛性焦慮障礙(痰熱內擾證)為適應癥,已于9月18日完成Ⅲ期臨床試驗頭例受試者入組。
東阿阿膠前三季度歸母凈利潤為12.74億元,同比增長10.58%;營業收入47.66億元,同比增長10.1%。東阿阿膠表示,公司核心產品矩陣在前三季度繼續發揮支柱作用,阿膠塊和復方阿膠漿兩大產品線均實現穩健增長,市場進一步鞏固,也為公司全年目標達成提供了有力支撐。
同仁堂前三季度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為11.78億元。報告期內,同仁堂以精細化管理為抓手,降本增效成效顯著。成本端通過全流程優化運營環節、推進體系構建,打破數據壁壘,提升成本核算精準度與運營效率,營業總成本同比下降1.44%;費用管控精準發力,管理費用同比下降3.53%;在營收規模穩定的基礎上,整體費用率控制在合理區間,展現“向管理要效益”的扎實成效。同時,公司堅持傳承與創新并重,持續加大研發投入,為企業注入科技活力。
濟川藥業前三季度歸母凈利潤為10.22億元,同比下降46.27%。公司表示,三季度業績主要系受終端市場需求變化影響,公司蒲地藍消炎口服液、小兒豉翹清熱顆粒等銷售收入同比減少所致。硫酸鎂鈉鉀口服用濃溶液被納入第 11 批國家藥品集采,公司相關產品將參加本次集采。公司將積極應對集采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多渠道鞏固并拓展現有品種市場,并持續通過外部引入+自研方式布局新產品,豐富公司的產品線。
以嶺藥業前三季度實現歸母凈利潤10億元,同比激增80.33%。以嶺藥業一直將科技創新視作公司發展的核心驅動力。報告期內公司盈利能力得以顯著提升,離不開其在研發上的持續高投入。2025年前三季度,以嶺藥業研發費用達5.44億元,研發費用率9.27%,拉長周期看,2020-2024年研發累計投入超40億元??上驳氖?,高投入換來了豐碩成果。近五年,以嶺藥業以平均每年上市1款中藥創新藥的節奏,接連獲批連花清咳片、通絡明目膠囊、解郁除煩膠囊、益腎養心安神片、芪防鼻通片等5個新藥。截至目前,以嶺藥業累計研發上市17個創新中藥,以嶺藥業的研發轉化效率可見一斑。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