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行業動態】截至 11 月 6 日,2025 年第三季度全球1-10 跨國藥企財報悉數披露,強生、羅氏、默沙東憑借多元化業務布局繼續穩坐前三寶座,但榜單背后的增長動力已悄然生變 —— 禮來以 54% 的同比增速靠前,成為本季度最大黑馬,其強勁表現不僅印證了 GLP-1 類藥物的統治力,更揭示了全球制藥行業 “代謝領域為王” 的新競爭法則。而在這場全球競速中,中國國產減肥藥陣營的密集突破,正為全球格局注入新的變量。?
禮來的爆發式增長堪稱 “單產品驅動增長” 的經典案例,GLP-1/GIP 雙靶點激動劑替爾泊肽系列成為絕對核心引擎。財報顯示,前三季度替爾泊肽降糖版 Mounjaro 與減肥版 Zepbound 合計創收 248.37 億美元,同比激增 125%,僅第三季度就貢獻 90.2 億美元營收,占總營收比重高達 57%。其中減肥版 Zepbound 增速尤為驚人,單季銷售額達 35.2 億美元,同比暴漲 172%,在美國市場的處方量增速更是諾和諾德 Wegovy 的 2.3 倍,GLP-1 處方量占比已攀升至 57.9%,顯著拉開與諾和諾德 41.7% 的差距。更關鍵的是,禮來在口服 GLP-1 領域的 “頭對頭” 勝利奠定了技術優勢 —— 三期臨床數據顯示,其在研口服小分子藥物 orforglipron 最高劑量組患者糖化血紅蛋白降幅達 2.2%、減重 8.9kg,全面優于諾和諾德口服司美格魯肽的 1.4% 降幅與 5.0kg 減重效果,頭次實現小分子制劑對多肽制劑的療效突破。這種 “注射劑放量 + 口服劑破局” 的雙線優勢,推動禮來將全年營收預期上調至 600 億 - 620 億美元,改寫了 GLP-1 雙雄爭霸的格局。?
與禮來的 “單品爆發” 形成對比,頭部藥企的增長分化凸顯賽道選擇的重要性。強生、羅氏、默沙東雖穩居前三,但增長動力相對溫和,默沙東昔日 “藥王” K 藥前三季度銷售額 233.03 億美元,雖保持雙位數增長,卻已被替爾泊肽、司美格魯肽遠遠甩在身后。諾和諾德雖以 254.62 億美元的司美格魯肽銷售額暫居頭位,但與禮來的差距已縮小至 6.25 億美元,且口服制劑的技術劣勢讓其面臨被趕超的壓力。為彌補管線短板,諾和諾德不惜將對生物科技公司 Metsera 的收購報價提至 100 億美元,全力爭奪其臨床后期口服 GLP-1 資產,這場競購戰與禮來的財報表現形成鮮明呼應,暴露了傳統頭部在技術迭代加速下的戰略焦慮。?
在全球頭部激戰正酣時,中國市場正以 “自主創新” 路徑崛起為重要力量,與國際賽場形成聯動。恒瑞醫藥近期公布 GLP-1/GIP 雙靶點藥物 HRS9531 的 Ⅲ 期積極數據,治療組平均體重降低最高達 19.2%,已計劃遞交上市申請;而信達生物的全球頭個 GCG/GLP-1 雙靶點減重藥瑪仕度肽自 6 月上市以來,首月銷售額即突破 5 億元,臨床數據顯示其 24 周體重降幅達 18.6%,已通過 license-out 方式進軍歐美市場。與此同時,華東醫藥、麗珠集團等企業的 GLP-1 類藥物進入臨床關鍵階段,九源基因等企業的仿制藥也在諾和諾德專利即將于 2026 年到期前加速布局。國內超 6 億的肥胖及超重人群支撐起 2030 年突破 500 億元的市場規模,而國家藥監局的優先審評政策正為國產藥開辟快速通道,讓中國從 “進口依賴” 向 “全球競爭者” 加速轉型。?
從全球視角看,2025 年三季度財報勾勒出清晰的行業變革軌跡:GLP-1 類藥物已從單純的降糖減重藥升級為 “平臺型技術”,禮來的爆發印證了 “技術突破 + 適應癥拓展” 的增長邏輯 —— 替爾泊肽已獲批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適應癥,未來還將瞄準阿爾茨海默病等領域。而中國藥企的崛起則打破了 “國際頭部壟斷” 的慣性認知,形成 “全球雙雄競速 + 中國多點突破” 的新格局。隨著口服制劑、多靶點藥物等技術持續迭代,以及國產創新藥的國際化推進,全球減肥藥市場的競爭將從 “單品比拼” 轉向 “生態較量”,而這場變革的核心,正是以禮來為代表的技術突破者與以中國藥企為代表的創新追趕者共同書寫的產業新篇。?
免責聲明:本文由AI生成,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