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行業動態】本周一,全球制藥頭部諾和諾德正式確認,已將對生物科技公司 Metsera 的收購報價提升至≤100億美元,這一數字直接超越了輝瑞此前提出的 81 億美元報價,一場圍繞減肥藥領域核心資產的競購戰就此愈加激烈。消息傳出后,Metsera 股價在周二應聲大漲 15%,資本市場的熱烈反應背后,折射出傳統制藥頭部在減肥藥賽道上日益加劇的戰略焦慮。而在地球另一端的中國市場,國產減肥藥創新浪潮正加速襲來,信達生物、恒瑞醫藥等企業紛紛亮出重磅產品,全球減肥藥市場的競爭格局正迎來新的變量。?
諾和諾德與輝瑞對 Metsera 的激烈爭奪,本質上是對減肥藥領域未來話語權的角逐。Metsera 在研管線中,一款處于臨床后期的口服 GLP-1 類藥物被視為核心吸引力 —— 當前主流減肥藥多為注射劑型,口服制劑因便利性和患者依從性優勢,被認為是下一代減肥藥的重要發展方向。諾和諾德作為全球減肥藥市場的頭部,憑借司美格魯肽占據先發優勢,但面對輝瑞、禮來等競爭對手的緊追不舍,亟需通過收購補充管線,鞏固市場地位;而輝瑞則希望借助 Metsera 的研發成果,快速彌補自身在減肥藥領域的短板,打破諾和諾德與禮來的雙寡頭壟斷。這場百億級競購戰,不僅推高了減肥藥領域的資產估值,更暴露了傳統藥企在創新迭代加速的背景下,對核心技術和管線布局的迫切需求 —— 誰能先掌握更便捷、更安全的減肥藥物技術,誰就能在未來千億級市場中占據主動。?
與全球頭部的 “并購式競爭” 不同,中國減肥藥市場正走出一條以自主創新為核心的發展路徑,國產藥企的密集上市動作正在重塑市場格局。2025 年 6 月,信達生物的瑪仕度肽正式上市,這款全球頭個 GCG/GLP-1 雙靶點減重藥,憑借獨特的作用機制實現了 “減重 + 代謝改善” 的雙重效果,臨床數據顯示,其在為期 24 周的試驗中,能使受試者體重降幅達到 18.6%,顯著優于部分國際同類產品,上市首月銷售額便突破 5 億元,展現出強勁的市場競爭力。緊隨其后,恒瑞醫藥的 GLP-1/GIP 雙靶點藥物 HRS9531 上市申請也已獲國家藥監局受理,這款藥物在早期臨床中展現出優異的減重和降糖效果,有望成為國產減肥藥的又一 “爆款” 產品。此外,華東醫藥、麗珠集團等企業的 GLP-1 類藥物也已進入臨床關鍵階段,國產減肥藥的 “百花齊放” 之勢已然形成。?
中國國產減肥藥的崛起,既得益于國內龐大的市場需求,也離不開政策支持與研發實力的提升。據測算,中國肥胖及超重人群已超 6 億,減肥藥市場規模預計在 2030 年突破 500 億元,但此前長期被進口藥物壟斷,患者面臨 “用藥貴、選擇少” 的困境。近年來,國家藥監局通過優先審評審批、突破性療法認定等政策,加速國產創新藥上市進程,為藥企研發提供了良好環境;同時,國產藥企在 GLP-1、GIP 等靶點的研發上持續突破,從單靶點到雙靶點,從注射劑到口服劑,逐步實現與國際頭部的 “同臺競技”。以信達生物為例,其瑪仕度肽不僅在國內上市,還通過 license-out(對外授權)方式進入歐美市場,標志著國產減肥藥開始具備全球競爭力。?
從全球視角來看,減肥藥市場的競爭正從 “單一產品比拼” 轉向 “技術平臺與管線生態的較量”。國際頭部通過并購整合資源,國產藥企依靠自主創新突圍,不同的發展路徑共同推動著減肥藥技術的迭代 —— 從注射到口服,從單靶點到多靶點,從減重到綜合代謝管理,藥物的安全性、有效性和便利性不斷提升。對于中國市場而言,國產減肥藥的密集上市,不僅能降低患者用藥成本,提升藥物可及性,更能推動本土藥企在全球創新格局中占據一席之地。未來,隨著更多國產創新藥進入臨床和上市階段,以及國際化布局的加速,中國有望從全球減肥藥市場的 “追隨者”,為全球肥胖治療貢獻中國方案。
免責聲明:本文由AI生成,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