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市場分析】截至10月30日,醫療器械行業已累計有124家企業披露2025年三季報,整體來看業績分化明顯,僅51家企業Q3凈利潤實現正增長,占了四成左右。
51家Q3凈利潤實現正增長的企業中,三友醫療表現尤為亮眼。該公司10月28日發布2025年三季報顯示,公司前三季實現營業收入3.91億元,同比增長17.65%;歸母凈利潤6198.13萬元,同比增長623.19%;扣非歸母凈利潤4935.58萬元,同比增長1737.69%。利潤端的爆發式增長遠超營收增速,公司國際化與創新業務的雙輪驅動戰略成效進一步顯現。
值得一提的是,三友醫療10月28日還接受了機構調研,啟明維創、中泰證券等多家機構參與。
在調研過程中,三友醫療提到,目前國家脊柱集采的第二輪續約工作尚未開始,預計可能在 2026 年進行。經過去年的集采運行,今年終端的手術量呈現一定的增長態勢。尤其是 2025 年第三季度終端手術量同比和環比皆呈現上升趨勢。
海外業務收入情況方面,2025年第三季度,三友醫療國際化業務持續增長,Implanet 實現營業收入 291.59 萬歐元,同比增長 26.37%,其中美國市場實現收入 106.20 萬歐元,同比增長 22.21%,連續第二個季度業績超過法國。前三季度美國業務同比增長 83.04%,已經成為公司國際化業務增長的重要引擎。
三友醫療還表示,隨著公司海外經營的不斷擴大和國內外環境的變化等因素,公司會根據實際需求來確認和推進未來海外生產本地化的可能性。目前公司海外銷售團隊主要以 Implanet 公司的銷售人員為基礎,由公司海外市場部的國內員工進行支持,銷售團隊是基于其目前的銷售體量進行規劃和安排,后續公司會根據海外業務的快速發展和體量來配備相應的銷售人員。
除了三友醫療以外,錦好醫療、賽諾醫療、天益醫療、春立醫療等9家醫療器械企業2025年前三季度凈利潤增長也翻倍,凈利潤增長的原因主要包括核心產品如高端醫療設備、專科治療耗材等市場需求穩步提升,國內外業務協同拓展帶動營收增長;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創新產品落地及技術迭代優化了產品結構與盈利能力;部分企業受益于細分領域進口替代推進、海外市場拓展成效顯現,同時成本控制精細化與供應鏈效率提升,疊加行業政策利好與市場環境改善,共同推動了凈利潤的大幅增長。
而利德曼、貝瑞基因、愛朋醫療、尚榮醫療、澳華內鏡等14家企業2025年前三季度出現凈利潤成倍下滑的情況,主要原因與行業政策、市場競爭、業務結構及外部環境等多重因素相關:一方面,集采常態化推進導致相關產品價格大幅下降,疊加 DRG/DIP 支付改革下醫院采購預算收緊、招標周期延長,部分企業營收與毛利率同步承壓;另一方面,細分領域競爭加劇,部分企業存在單一產品依賴問題,同類產品扎堆導致價格戰激烈,而研發投入持續增加進一步擠壓利潤空間;此外,部分企業海外市場拓展不及預期,受供應鏈波動、物流成本上升及海外合規門檻提高等影響,未能有效對沖國內市場壓力,同時部分企業核心業務受醫療設備更新項目節奏波動、地方財政資金緊張等因素沖擊,營收增長乏力,多重壓力共同導致凈利潤大幅下滑。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