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人物訪談】淺夏五月,微風輕拂,攜著絲絲甜意與蓬勃生機,悄然潛入第92屆中國國際醫藥原料藥/中間體/包裝/設備交易會(API China)展會現場。浙江臺州普渡機械設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普渡智能”)的展位上,幾臺精密的設備靜靜運轉,吸引著行業從業者的目光。制藥網對話公司研發總監張亮,深入探討這家成立于 2015 年的制藥專用設備制造商,如何以連續化學智造工程解決方案,在制藥、化工、食品等領域開辟創新路徑。
浙江臺州普渡機械設備有限公司研發總監張亮(左)接受制藥網采訪
(
點擊觀看專訪視頻)
連續化學制造:從實驗室到工業化的重大技術突破
普渡智能是一家成立于2015年的制藥專用設備制造商,專注于超微粉碎技術及連續化學智造工程解決方案,核心產品包括錘式粉碎機、氣流粉碎機等,服務制藥、化工、食品等行業。
作為連續化學制造工程解決方案的提供商,普渡智能在消化、氧化、重氮化、氟化、氯化、光化學等反應領域實現了重大技術突破。張總監介紹,目前有大量工業化案例在各個地區落地應用,通過這些應用,給客戶帶來了一些效益的提升:首先,安全性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此外在產品質量、產品收率、綜合成本各個方面都明顯實現降本增效。
全國化中試基地布局:構建600公里服務生態圈
在湖北、甘肅、鄭州、杭州等地,普渡智能建立了多個連續流中試基地與聯合實驗室。張亮透露,這一布局源于“600 公里服務圈”戰略 —— 通過在不同區域設立實驗中心,實現“就近服務、快速響應”,縮短客戶從研發到工業化的周期。
其中,鄭州實驗室側重北方地區的小試研究,湖北中試基地承擔北方與西北地區的中試放大任務,從小試到中試的銜接,可以更好地為工業化服務。
“中試基地起著奠定前端的研發驅動的作用”,張總監解釋,“它可以為工業化落地提供保障。”
行業面臨機遇和挑戰,普渡智能應對策略清晰而務實
當前,連續化學制造領域競爭日益激烈,張總監坦言,行業的核心挑戰集中在大通量產能提升與綜合成本控制,需要為客戶打造全方位的服務流程。
對此,普渡智能的應對策略清晰而務實:不斷提升自身研發能力,強化技術牽引驅動力,同時降低設備制造成本與綜合研發成本,最終讓客戶受益,這正是普渡智能的研發初衷。
而談及連續化學制造的未來,張總監眼中閃爍著期待:“這是一片萬億級的藍海市場。國內企業雖剛剛起步,但未來合作的契機或者窗口會非常的多,也相信這個行業未來會大放異彩。”
展會直擊:微通道連續流裝置等各具特色
展會現場,張總監親自介紹了一些參展的重磅設備,如微通道連續流裝置,其可實現液液反應或液液非均相反應。該裝置配備穩定的輸送系統,通過微通道柱塞泵與流量計精準控制反應進料,經換熱系統后進入反應模塊。整個流程中,反應器持液量極小,安全性極高,反應過程精準可控且安全可靠,最終通過分離系統完成出料,形成全自動流程化的標準生產模式。
緊接著,張總監又介紹了公司帶來的三款小試設備,它們各具特色:標準化微通道板式小試實驗裝備采用板式結構,可通過控制面板實時監控并調節溫度、壓力、流量及控溫機數據,適用于基礎實驗場景的參數調試與反應研究;動態管反應器適用于常規實驗室的微通道小試反應,尤其擅長固液反應,具備極強的適用性,支持兩股或多股進料,通過中控系統實現對整個反應過程的精準控制;光化學反應器采用透射玻璃與金屬材質結合的設計,以光能替代傳統化學試劑驅動反應能耗更低,反應過程更綠色環保,契合當下低碳生產趨勢。
此外,體型龐大的圓盤式氣流粉碎機是普渡智能的主營設備之一,張總監稱,它主要面向高端制藥領域。該設備可將藥品粉碎至 10 微米以下,其中 D90 粒徑通常可達到 2 微米,處理量為每小時 20-100 公斤,能滿足制藥行業對超微粉碎的高要求,尤其適用于對粒徑精度和純度要求嚴苛的高端藥品生產。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