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液作為直接入口的產品,其生產過程對環境潔凈度要求極為嚴苛,而灌裝環節作為核心工序,凈化車間的合規性直接決定產品質量。若凈化車間不達標,易導致藥液被微生物污染、混入雜質,不僅會造成整批產品報廢,還可能引發消費者健康風險。想要保障灌裝安全,凈化車間需滿足以下關鍵要求:
第一,空氣潔凈度與氣流控制要求
灌裝車間需達到醫藥行業 GMP 規定的 D 級及以上潔凈標準(部分高風險品類需 C 級),即每立方米空氣中≥0.5μm 的微粒數不超過 352 萬個,≥5μm 的微粒數不超過 29000 個,微生物數不超過 100cfu/m3。同時,需采用垂直層流或水平層流的氣流組織形式,確保灌裝區域空氣持續單向流動,避免外部污染空氣滲入,且氣流速度需控制在 0.2-0.5m/s,保障潔凈空氣能有效覆蓋設備與操作區域。
第二,溫濕度與壓差控制要求
車間溫濕度需穩定在適宜范圍:溫度保持 18-26℃,相對濕度 45%-65%。溫度過高易導致藥液穩定性下降,濕度過高則可能滋生霉菌;而溫濕度波動過大,還會影響設備運行精度。此外,車間需維持正壓狀態,與非潔凈區的壓差不低于 10Pa,防止非潔凈區的污染物通過門縫、管道縫隙進入,同時不同潔凈等級區域間也需設置合理壓差梯度,避免交叉污染。
第三,設施與材料合規要求
車間地面需采用無縫、耐腐蝕、易清潔的環氧樹脂或 PVC 材料,墻面與天花板需用弧形轉角設計,減少積塵死角;門窗需密封良好,避免漏風。與藥液接觸的設備部件(如灌裝管路、針頭)需使用 316L 不銹鋼或食品級聚四氟乙烯材質,且表面光滑,便于清潔消毒。同時,車間內禁止使用易產生粉塵、纖維的材料,如普通棉質窗簾、木質家具等。
第四,清潔消毒與人員管理要求
需建立完善的清潔消毒制度:每日生產前用純化水擦拭設備與地面,生產后用符合標準的消毒劑(如 75% 乙醇、過氧乙酸)進行全面消毒,每周開展一次深度清潔,每月進行微生物檢測。人員進入車間需嚴格遵守流程:經過更衣、洗手、消毒、風淋等環節,穿戴無菌工作服、口罩、手套,且無菌服需定期清洗滅菌;嚴禁未經過合規流程的人員進入,避免人為帶入污染物。
嚴格遵守這些凈化車間要求,是口服液灌裝生產線穩定運行、保障產品品質的基礎。只有將環境管控落到實處,才能從源頭規避污染風險,讓每一瓶口服液都符合安全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