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料供給系統:負責儲存并穩定輸送待灌裝物料,通常包括儲料罐、進料泵、過濾裝置與管道。儲料罐會根據物料特性配備輔助功能(如果汁灌裝的攪拌裝置防沉淀、粉末灌裝的加熱裝置防結塊);進料泵通過精準控制流量,確保物料穩定輸送至灌裝頭,避免因壓力波動影響計量精度。
計量控制系統:這是保證灌裝精度的核心,不同物料對應不同計量方式(如液體用活塞 / 流量計、粉末用螺桿 / 稱重)。系統搭載伺服電機或步進電機,配合傳感器(如光電傳感器、稱重傳感器)實時反饋數據,通過 PLC(可編程邏輯控制器)調整參數,將計量誤差控制在行業標準范圍內(如口服液 ±0.1ml、粉末 ±0.3g)。
容器輸送與定位系統:由輸送帶、理瓶機、夾瓶機構與定位傳感器組成。理瓶機將雜亂的容器(瓶 / 袋 / 罐)整理成統一方向,輸送帶以恒定速度將容器輸送至灌裝工位;夾瓶機構通過氣動或電動控制,將容器精準固定在灌裝頭正下方,定位傳感器實時檢測容器位置,確保灌裝頭與容器口精準對齊,避免漏液 / 漏粉。
灌裝執行與輔助系統:灌裝頭是核心執行部件,根據物料特性設計不同結構(如液體用防滴漏灌裝頭、粉末用防揚塵灌裝頭);輔助系統包括負壓 / 等壓裝置(果汁防起泡)、無菌滅菌裝置(口服液 GMP 標準)、除塵裝置(粉末灌裝)等,解決不同物料的灌裝痛點,保障產品品質與生產環境。
前期準備:參數設定與物料調試
容器輸送與整理:確保 “有序到位”
計量預調:為灌裝 “精準備料”
灌裝執行:根據物料特性 “按需填充”
液體灌裝(果汁 / 口服液):若物料易起泡(如橙汁),先啟動負壓裝置抽走容器內空氣,再緩慢下降灌裝頭至容器內(避免液體沖擊起泡),將物料注入;若為無菌藥液(口服液),灌裝頭先通過 SIP(原位滅菌)系統滅菌,再以活塞推動方式將藥液注入,全程避免接觸空氣。
顆粒 / 粉末灌裝(堅果 / 奶粉):顆粒灌裝通過振動下料裝置將顆粒均勻注入容器,避免堆積;粉末灌裝啟動負壓除塵裝置,在灌裝頭周圍形成負壓區,吸走飛揚的粉塵,同時灌裝頭采用 “下潛式” 設計,減少粉末與空氣接觸面積,防止揚塵與結塊。
容器脫離與輸送:進入下一道工序
后期清潔與數據記錄:保障連續生產
計量原理:采用 “活塞式計量”(小劑量如 200ml)或 “流量計計量”(大劑量如 1L)?;钊酵ㄟ^控制活塞行程精準確定體積,流量計通過檢測物料流速與時間計算體積,配合 PLC 實時調整,避免因果汁濃度變化影響計量精度。
灌裝原理:針對果汁易起泡、含果肉易堵塞的痛點,采用 “等壓灌裝” 或 “負壓灌裝”:等壓灌裝時,先向容器內注入與儲料罐同等壓力的氣體(如氮氣),平衡內外壓力,再將果汁緩慢注入,減少液體沖擊;負壓灌裝則先抽走容器內空氣,形成負壓環境,利用壓力差將果汁吸入容器,同時灌裝通道采用大口徑設計(15-20mm),配合過濾篩網,防止果肉堵塞,保留果汁原有口感。
計量原理:采用 “高精度活塞式計量”,伺服電機控制活塞行程的精度可達 0.01mm,結合光電傳感器檢測活塞位置,確保每支口服液劑量誤差≤±0.1ml,符合醫藥行業 GMP 標準。
灌裝原理:全程遵循 “無菌原則”,灌裝前通過 SIP 系統對灌裝頭、管道進行 121℃蒸汽滅菌,儲料罐采用無菌設計,避免藥液接觸外界污染;灌裝時采用 “下潛式灌裝頭”,將灌裝頭插入玻璃瓶內底部緩慢注液,減少藥液與空氣接觸,防止氧化;灌裝完成后,灌裝頭立即啟動防滴漏裝置(如硅膠閥芯閉合),避免液滴殘留污染瓶身,保障產品外觀整潔。
計量原理:顆粒(如堅果)采用 “容積式計量”,通過調整計量杯容積確定灌裝量,配合振動裝置確保顆粒均勻填充;粉末(如奶粉)采用 “螺桿式計量” 或 “稱重式計量”,螺桿式通過控制螺桿轉速(轉速越快,下料量越大)調整劑量,稱重式通過稱重傳感器實時檢測物料重量,微調螺桿轉速,避免因粉末密度變化導致計量偏差。
灌裝原理:針對顆粒易堆積、粉末易揚塵的痛點,顆粒灌裝配備 “振動下料裝置”,通過高頻振動讓顆粒均勻落入容器,防止局部堆積;粉末灌裝采用 “負壓除塵 + 下潛式灌裝”,負壓裝置在灌裝頭周圍形成負壓區,吸走飛揚的粉塵(粉塵回收率≥95%),下潛式灌裝頭隨粉末填充深度逐漸上升,減少粉末與空氣接觸,同時儲料罐配備攪拌裝置,避免粉末結塊,確保下料順暢。
自動灌裝機的工作原理,本質是 “根據物料特性設計針對性解決方案”—— 通過精準的計量控制、穩定的輸送定位、適配的灌裝模式,實現不同物料的高效灌裝。無論是果汁飲料的防起泡、口服液的無菌化,還是顆粒粉末的防揚塵,其原理設計均圍繞 “降本增效、保障品質” 展開,這也是自動灌裝機成為現代工業規?;a核心設備的關鍵原因。理解其工作原理,不僅能幫助企業更好地操作設備、提升生產效率,更能根據自身產品特性,選擇最適配的灌裝方案,為產品品質保駕護航。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