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國的商品經濟市場還剛剛擺脫計劃經濟體制的束縛,食品的種類很少,只有糕點、餅干、面包等。我國食品
包裝機械行業起步于1970年代,經過1980年代的快速發展,1990年代的高速增長,通過引進、消化、吸取國產化生產,目前基本形成了門類齊全、布局基本合理、品種基本配套、技術水平與食品工業發展基本適應的獨立的工業體系。
我國改革30年來取得的輝煌成果已經在各行各業得以顯現,直接表現的是中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國力的增強。而食品包裝工業在這30年中的成長壯大從一個側面見證了中國改革開放政策的偉大和英明。改革開放以來,食品包裝機械行業通過引進、消化、吸收和自主創新,已經生產出了可以替代進口的
灌裝機、貼標機、真空包裝機、制袋充填
封口機、噴碼機、熱收縮包裝機、打碼機、理瓶機等。
據統計。我國食品和包裝機械直接服務于食品工業的比例高達8O%以上.預計2OO9年我國食品包裝機械GDP增長率仍保持在11%以上。2011年,國內行業總產值可達到1300億元(現價),而市場需求可能達到2000億元。
盡管我國改革開放30年食品
包裝機械行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是食品行業整體的裝備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主要應增進其結構標準化、結構運動精度化、技術集成化、功能多元化,以達到高速、成套、自動化程度高和可靠性好等特點,這也是目前灌裝機械行業發展趨勢走向。